和叛逆期孩子如何相处?1、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少讲大道理,从内心深处做出改变,拿孩子当朋友,相互信任,才是最重要的基础;2、我们要接纳一个自相矛盾的孩子,因为他们有着两个互相矛盾的心理诉求,他们既想作为孩子,享受父母对他的呵护,又想作为成年人,享受别人他们的尊重,我们要在思想上尊重他们,在情感上呵护他们,在行为上引导他们;3、改变对孩子的评价标准,青春期的孩子,喜欢明星、音乐、发型,试问谁没有年轻过?试着宽容对待;4、改变我们和孩子说话的内容,父母不要对孩子处处不满意,孩子不愿意听父母唠叨,找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有话题,才会有好关系;5、调整我们自己的精神状态,孩子朝气蓬勃,家长们,中年危机,不是孩子不懂你,而是你可能跟不上孩子成长的步伐了!积极的调整自己的作息和睡眠,增加运动,眼里有光,你会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在商场,一家四口,在麦当劳门口吵嚷,开,孩子,吃了一个甜筒,还想要再吃一个,家长们意见一致,不行!孩子使出了一招,撒泼打滚,倒在商店门口嚎叫,于是,妈妈大声开吼,爸爸则是撸起袖子,眼看就要一巴掌上去,而奶奶已经蹲在地上,劝孙子掏出钱,准备再给孩子买一个了。
这一幕,真是生动、形象地向我们表述了,为什么父母给孩子立规矩,屡立屡败,立规矩全靠吼、骂、打,结果还不尽如人意。
打滚、撒泼,是孩子反对立规矩的一记杀手锏,其杀伤力不仅仅波及这一时一事,基本上可以轻松瓦解爸妈所立的所有规矩,不管你是吼、是叫、是骂,都难以抵御。这一招,可以说是独孤求败的一招。
但是,这里有12字诀,用这个方法,立规矩,让孩子乖乖遵守,家长也不用费力气。这12字诀,就是:有:协商,要明确,给时间,言必行。
有协商
作为家长,自觉有天然的权威和强权,于是,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按照自己的心意来,完全不顾孩子的感受,以及孩子能否做到,就摆出强权嘴脸,简单粗暴地告诉孩子:不行,不许我说的算。
这样,孩子可能会因为你的强权,起了反抗之心,或者对你说的道理产生质疑,拒绝遵守。
所以,家长应该以平和的语气、平等的态度,和孩子商量:这件事,你觉得要做到什么样?爸爸妈妈认为你能做到什么样,双方取一个都可以接受的程度,作为规矩。这样,孩子有了参与感,做着自己争取来的事情,自然会觉得开心,也不会轻易去违反了。
要明确
很多时候,家长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喜欢絮絮叨叨一大堆,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理解能力不够,自我控制能力不够,对于这些复杂的规矩无法理解,进而变得糊涂,违反起来,也就毫无顾忌了。
所以,给孩子立规则的时候,要简单、明确。对于孩子来说,否定句比肯定句更难理解。所以,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多说:你可以,你每天可以吃一根甜筒,你可以洗完手再吃饭,你可以吃妈妈给的零食。而不是一味地告诉孩子:不能、不许、不可以。
给时间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给孩子立规矩,应该要灵活应用。孩子忘性大,第一天可能会忘记,遵守得不够好。我们应该多给孩子点时间,让他适应、改变。
如果孩子需要时间适应,家长应该在不违背原有规矩、初衷的基础上,给孩子一点时间,但是,一定要提前商量好这个时间范畴,如果到时间还没有遵守,就需要接受惩罚,这个惩罚的方式,也应该提前商量好。
言必行
我们可以看到,上面的例子中,孩子一招致胜的撒泼、打滚,缘于奶奶对孩子的放纵。有时候,孩子不遵守规定,就是因为家长之间不统一执行,或者,有时候,家长自己因为种种原因,破坏了规定。
在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最要不得的,就是家长态度的不坚定:爸爸妈妈坚持的事,被爷爷奶奶破坏了,于是,孩子学会了找爷爷奶奶撑腰;前期坚持的事,孩子一生病,家长立马心疼地立场全无,于是,孩子学会了撒娇、卖萌、钻空子;因为出门在外,事事不便,所以暂时将规矩放一放,于是,孩子有样学样,以此反驳家长,一旦孩子养成了这样的坏习惯,就会变得越来越难教育,这种局面很难扭转。
所以,规定一出,必须执行,所有的家庭成员,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守,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习惯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