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常年面向全国招生!

教育局监管 正规办学

学校教育局监管、正规办学,办学许可、
食品卫生、消防资质一应俱全,各部门
都有备案,正规做教育,家长更放心。

全封闭式 军事化管理

学校全封闭式军事化管理,老师教官
学生同吃同住,学校全年无休假,全
托教学,培养孩子纪律意识。

远程监控 家长监督教学

学校开设24小时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孩
子入学,家长手机下载远程监控APP软
件,可实时了解孩子在校情况。

谈谈美国的枪支暴力(三)

发布时间:2022-07-12 发布人:正苗启德
谈谈美国的枪支暴力(三)

  3

  麻烦重重

  时移事易,工业革命以来,美国城市崛起,人口增加且日趋集中,个人权利与公共安全的矛盾开始凸显。

  传统的独立自治的美国,是社区化的美国,是小镇的美国。在这里,人们以共同的价值观和相近的生活方式自愿结成小共同体(委员会),个人权利与公共安全通过小共同体的立约而统一。而城市化,要求大量陌生人的聚集与协作,人口众多且复杂,价值观的一致变得困难,枪支在复杂多元的人群的聚集下很容易在利益冲突中危及公共安全,同时,大城市的公共设施和公共福利吸引了大量最底层的人口,犯罪在枪支暴力的加持下变得容易。持枪权这个被美国传统价值观所珍视的个人权利与公共安全的矛盾越来越突显出来,逐渐成为了美国社会的危机。

  美国的大城市往往是枪支暴力的重灾区,而郊区和小镇总体上还保持着传统美国社区的和平安宁。

  谈谈美国的枪支暴力(三)(图1)加州尔湾的中产社区

  在枪支暴力危害公共安全的危机反复上演的过程中,美国人渐渐分成了控枪派(左派,激进派)和持枪派(右派,保守派)两大阵营,他们在媒体上交锋,在法庭上唇枪舌剑,在选举中用选票支持与自己观点一致的候选人。每当枪支暴力增加时,控枪派就会占据上风,而持枪派作为美国传统价值观的捍卫者,作为根深蒂固的枪支文化的拥趸,在草根运动中依然牢牢保固着自己的基本盘。

  美国历史上有过三次控枪的高潮,分别是为了应对三次枪支暴力的高潮。

  第一次高潮是20世纪30年代,禁酒令导致走私犯罪猖獗,黑帮疯狂争夺利益,火拼不断,枪支暴力急剧上升,最典型的事件莫过于1929年2月14日发生在芝加哥的“情人节大屠杀”,意大利黑帮和爱尔兰黑帮的冲突酿成了惨案。暗杀横行、子弹乱飞严重威胁到公共安全,以1934年的《全国枪械法》、1938年的《联邦枪械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枪支控制法案应运而生,开始试图逐步管制自动武器。不久,随着禁酒令的废除,黑帮犯罪的势头减弱下去,随后的二战和冷战使得枪支管控不再是社会关注的问题,相反,美国深度介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与苏联的对峙,让枪支成为了美国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与爱国主义联系起来。

  第二次高潮在20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反越战示威等社会运动此起彼伏,骚乱频发,十年间,美国每10万人中的暴力事件从160件激增至360余件,肯尼迪总统和马丁·路德·金等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相继被暗杀,社会矛盾激化,3K党和黑豹党纷纷武装自己,暴力冲突绵延不断,1968年甚至成了美国历史上有名的动荡年份。为了应对危机,《综合犯罪控制和街道安全法》《1968年枪械管制法》等法案陆续出台,尤其是后者,被很多人认为是枪械管制迈出实质性一步的法律。70年代后,社会矛盾大幅缓和,经济问题随着石油价格的飙升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控枪的步伐再次停了下来。

  第三次高潮是20世纪90年代,毒品走私日渐猖獗,毒品犯罪成了黑帮犯罪再次抬头的主要原因,校园枪击案开始增加,极右翼民兵运动也制造了数起大规模暴力事件,克林顿政府为此推动了一系列控枪法律,克林顿本人也被认为是在枪械管制上付出了最多努力的总统。

  谈谈美国的枪支暴力(三)(图2)1993年,克林顿签署控枪法案

  到了21世纪初,犯罪率连续十几年下降(谋杀率从1994年每10万人9人死于谋杀,下降到2011年每10万人4.7人死于谋杀),但大规模枪击事件却在奥巴马执政的后期和特朗普任期内呈现增长趋势,尤其是新冠疫情之后,枪声此起彼伏。有人把这种激增归咎于疫情导致的情绪和心理的不稳定,但2022年以来,疫情已不再是美国人关心的话题,美国社会也默认了疫情是生活的一部分,努力恢复平常的生活,可枪支暴力却不减反增,我们不禁要问,这是怎么回事,近年来枪支暴力增加的症结在何处?

  美国最近这些年每年因为枪击而死亡的人数大概是3万多到4万出头。其中60%是自杀,以成年白人男性为主;40%为他杀,受害者以年轻的黑人男性为主。因为美国这几年左派激进运动盛行,警察在一些地方成为众矢之的,枪杀案破案率走低,很多案件的凶手至今不明,但从已经破获的案子和很多线索来看,这些死于枪口之下的年轻黑人大多是底层黑人社会犯罪团伙和帮派斗争的牺牲品。

  了解美国社会的人都知道,美国大城市往往有一些社区是所谓的底层黑人区,这些黑人被一些人称为“内城化的黑人”,他们通常贫穷且犯罪率高。人们到这些大城市时,经常会受到警告,哪些地方是不能去的,到了晚上几点钟最好少出门。这些社区几十年前大多是白人中产的社区,社会治安较好,但随着产业结构的变迁,城市的兴衰,中产白人逐渐从市中心搬到了郊区,市中心的房子以低廉的价格被一些底层的贫穷黑人购买。在美国有一种大家都看在眼里、左派却讳莫如深的现象:底层黑人占据的社区,通常很快就会变得破败,犯罪率激增。他们的犯罪有时会溢出,殃及周边。美国许多名牌,如芝加哥、哥伦比亚、耶鲁、佐治亚理工等等,建校时周边都是治安良好的富裕社区,几十年上百年的社会变迁后,周围社区逐渐被底层黑人占据,治安状况越来越差。这些不时就会受到周边社区犯罪的影响,每年都有学生被绑架,或者被枪杀。

  谈谈美国的枪支暴力(三)(图3)底层黑人社区的夜晚

  这是如今美国枪击事件中的一大类,底层黑人的犯罪所导致的枪击事件,这些枪击事件往往每一次死亡的人都很少,影响也不大,而且区域性都非常强,大多集中在那些黑人区,周边居民只要小心避开这些地区,就很少会被殃及。美国很多社区之间隔着一条街或一条河,治安却是天壤之别,治安好的社区的居民有时是听着另一个社区夜晚的枪声入眠。美国人已经见惯不怪,媒体也很少报道这些底层黑人社区的枪击事件,但这却是每年造成最多人死亡的枪支暴力类型。

  第二类的主要枪击事件,就是所谓的大规模枪击案,每次会造成数人乃至几十人死亡的枪击事件。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场枪击案,发生在2017年十月初,在拉斯维加斯的一场音乐节上,一个白人男子在一家酒店的楼上向广场上参加音乐节的人群扫射,当场打死58人(最终死亡63人),伤数百人。制造这些大规模枪击事件的往往都是成年白人男性,或年轻的白人男子,他们往往患有心理疾病,价值观扭曲,或有反社会人格,或是极端种族主义者。大规模枪击事件虽然伤亡人数占比不高,总体来看依然是小概率事件,但影响恶劣,尤其是对患有严重心理问题、有暴力倾向的人而言,具有某种示范效应,他们很可能有样学样,通过制造大规模枪击案来发泄情绪。这类事件的不良影响难以估量。

  第三类的枪击事件,是一些激情犯罪,这几年经常出现一时冲动的枪击犯罪。一群人参加聚会,或者音乐节等,因为一点小事发生争执,情绪激动,拔枪对射,周围的人四散奔逃,一场枪击事件就爆发了;有的两伙人在马路上见面,聊着聊着发生了不愉快,于是举枪对射,一场街头枪击事件就发生了。这样的枪击事件在这几年变多了,几乎每天都会发生。这类枪击事件不可预测,难以预防,除了限制持枪外,仿佛别无他法。

  我们从最基本的数据上可以把美国近年来的枪支暴力大概归为这三类:底层人(主要是底层黑人)之间的互害,大规模枪击和激情枪案。

  从过往百年的历史来看,美国每30年左右就会进入一个枪支暴力多发的时期,目前似乎又是这种奇怪规律的延续。

  为什么近年来这些枪支暴力变得越来越严重呢?我的看法,这是美国社会极化所导致的结果。具体地说,就是极端的政策、极端的思想激化了极端的行为。

  美国这些年来最大的社会变化就是左派跟右派的撕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自媒体的兴起,网络上的舆论呈现出群落化和固化的趋势。原先倾向于某种观点和立场的人就越来越喜欢听同类的观点,加上某些人出于某种动机的喂投,网民在自己的信息茧房中,观点越来越固化,越来越极端,越来越情绪化,越来越不能接受不同的看法,连听一下都受不了。社会舆论在网络舆论的影响下也日益分裂成对立的两端。这种极化在世界上任何一个网络发达的国家里都会出现,而因为自治的传统和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美国政府无力对社会舆论进行管控,美国便成了社会舆论极化的一个重灾区。美国的左派和右派现在几乎已经不能沟通了,互相指责,互相攻击,互相谩骂,不惜扭曲事实将对方妖魔化,简直就是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在这种情况之下,左派越来越走向左的极端,右派越来越走向右的极端。

  谈谈美国的枪支暴力(三)(图4)左派与右派的街头冲突

  左派追求结果平等,准确说是结果均等,向往人间大同、乌托邦,对现实社会充满不满和愤怒。他们主张高税收、高福利,政府从富人和中产那里抢钱来养穷人,他们要纳税人来为穷人买单;他们主张大政府,严管制,用计划经济来消灭贫富差距;他们伸张少数群体、弱势群体的正义,抬高少数族裔(在美国以黑人为主)、性少数者(同性恋、变性人)和女性的地位,甚至不惜凌驾于多数群体之上,这叫“政治正确”:黑人比白人正确,穷人比富人正确,女人比男人正确,少数比多数正确,变性人比所有人更正确,失业的黑人变性女最正确,有产的白人男性最不正确!左派最极端者甚至要求消灭家庭,他们认为家庭是妇女受压迫和歧视的根源;他们反对奖勤罚懒、择优录取、多劳多得,因为这不是结果均等,他们想抹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这才是“大同”;他们倡导环保主义,认为人类对大自然的索取有罪,最好连孩子也不要生,因为会增加碳排放,增加人类的罪恶;他们爱惜小动物等一切生灵,但要打倒政治不正确的那部分人类。总之,他们主张的大同社会是一切平均,少数群体更受优待。

  社会总不尽如人意,左派永远有存在的土壤,左派走向极端之后,带来的都是灾难。均贫富、严管制的结果是经济衰退,计划经济只能制造普遍贫穷;把少数凌驾于多数之上,带来的是新的不平等;一味追求结果均等,是对优秀者的打压,是奖励无能和懒惰,遏制社会的活力和进步;环保主义过了头,只是让人们付出更多的经济代价,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毁灭家庭,更是会带来基本人伦的混乱,价值观和道德的崩坏。

  历史上,美国左派的极端政策是导致黑人群体加速分化解体,底层黑人深陷贫穷和暴力的重要原因。

  南北战争之后,到20世纪60年代之前,虽然在种族隔离政策中受到不平等的对待,虽然在财富和社会地位上依然处于劣势,但黑人群体尚未严重分化,那时的黑人社区,尤其是南方黑人,宗教气氛浓厚,家庭教育严格,对后代的道德和行为的约束比较严厉,黑人学校的整体学习成绩不输白人,黑人犯罪率也不高,那时高犯罪率者大多是所谓“白人垃圾”,黑人中的精英,教师、学者、艺术家、医生等等,是黑人社区优秀价值观和良好风气的压舱石。种族隔离废除之后,由于黑人总体上的劣势地位,在历史积累的偏见中依然无法摆脱他人心中的歧视,黑人中的精英逐渐离开了黑人社区,搬到白人社区周边居住。此时,林登·约翰逊这样的民主党左派推出“伟大社会”计划,大搞福利政策,失去了精英的黑人社区,失去了良好价值观和社会风气的最重要的维护者和示范者,底层黑人在福利供养下迅速堕落,政府对单亲家庭的优厚补助导致单亲家庭越来越多,问题少年也越来越多,辍学成为风气,青少年很容易就卷入帮派犯罪,成年后的黑人男性经常有犯罪前科,再加上受教育不足,很难找到像样的工作,左派的福利政策,培养出很多底层人钻政策空子、占政府便宜的习气,进一步增加了失业,恶化了风气。很多底层黑人男子常年处于半失业状态,游走在犯罪边缘,责任感淡薄,单亲妈妈越来越多,很多母亲无力管教孩子,青少年辍学,犯罪,恶性循环。

  黑人的分化和解体,有历史上被奴役、在文明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原因,更有左派激进政策的助推。西方国家多年来的实践一再证明,福利政策鼓励不劳而获,助长人性中的懒惰、贪婪、自由散漫、不负责任。而黑人群体在尚未完成自身的文明创建和优秀文化传统的定形时,受到福利政策的诱惑,失去了本族精英的引领,文明失范的底层人便坠入了贫穷与犯罪的深渊。黑人底层中有时出现优秀的家庭和人物,他们也会在取得成功之后马上搬离黑人社区。左派的出发点是好的,他们希望帮助黑人迅速站起来,但任何民族的崛起都只能根源于自身的艰苦努力,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左派妄图以外力干预来扶助黑人,结果只会适得其反,他们的急迫又会进一步放大其政策的负面影响。其实,黑人不需要怜悯和同情,也不需要过度的干预和所谓帮助,黑人只需要和其他族裔一样普通对待,就能展现出能力,逐步强大起来。反对歧视是必要的,但政策倾斜和照顾只会拔苗助长,欲速而不达。

  眼见底层黑人深陷贫穷与暴力的泥潭,左派拿出来的是更加极端的政策。

  新冠疫情这两年,纽约的犯罪率增长很快,以严厉打击犯罪上任的新市长亚当斯恢复了纽约警察局的很多编制,加强警察执法力度,但警察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常常不被起诉,缴纳一些保释金之后就大摇大摆地走了。美国社会黑人的犯罪率很高,而美国的司法制度长时间以来有一种轻罪重罚的倾向,惩罚过度,导致一些人犯了一点小的过错就可能被投进监狱,这就造成本来犯罪率就高的底层黑人男青年不成比例的大量被送进监狱,黑人的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13%,可是监狱里面关押的黑人囚犯却常常占到了一半,甚至更多,大量的黑人男子都有犯罪记录,这对黑人的负面影响很大。在纽约这种左派占据绝对优势的地区,检察官有时是极左分子,极左检察官们认为这不公平,他们左派要的是结果平均,于是检察官们调整起诉标准和细节,努力减少把黑人犯罪嫌疑人送进监狱的可能性,问题是底层黑人本身的犯罪率并未降低,这样做往往导致很多前科累累的人被一放再放,越来越有恃无恐,犯罪的成本很低,就会更加肆无忌惮地作恶。这些极左分子不想着去降低黑人犯罪率,改善底层黑人的处境,不想着具体解决司法体系里那些不够公平的地方,他们甚至不愿谈及底层黑人的高犯罪率,只是用掩耳盗铃的方式让黑人被送进监狱的数字变少,这种简单粗暴的极端政策导致更多的人成为犯罪的受害者。高犯罪率让民众怨声载道。加州这个美国最左的州,已经连续两年发起罢免洛杉矶县检察官的活动,皆因检察官宽容犯罪。纽约新市长亚当斯无权干涉司法,他便多次跑到纽约州议会,想说服议员们修改纽约州的相关司法条例,收紧司法标准,更有效地惩治犯罪,结果遭到极左议员的激烈反对,有人甚至以绝食抗议。左派对犯罪分子的同情总是多于对受害人的同情。在美国治安最差、犯罪率最高的20个大城市里,有17个都是左派民主党主政的城市。

  谈谈美国的枪支暴力(三)(图5)纽约:美国最左的城市

  福利政策和宽容犯罪,左派用他们的方式让底层人深陷贫穷和暴力的死循环中,无有出期。

  左派把底层人的困境归咎于种族歧视和资本剥削,他们的逻辑是贫穷有理、弱者正义,穷人和弱者不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都是社会的错。

  常常被人们忽视的更加糟糕的现象是,福利政策在摧毁美国底层家庭,无论是黑人家庭还是白人家庭。极左分子敌视家庭,左派政府滥发福利,对单亲家庭的高额补助让父亲的角色不再重要,“伟大社会”之后,几十年来,单亲家庭以超过人口增速的速度增加,单亲妈妈往往拉扯一大堆孩子,有的孩子连父亲是谁都不知道。美国黑人单亲家庭的比例高得吓人,白人的单亲家庭也越来越多,父亲的缺失让家庭残破,教育扭曲,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很多人性格孤僻,不爱学习,不与人交往,容易遭到同学的嘲笑,在学校被边缘化,在家里没有温暖和爱,没有父亲做他们的榜样,没有人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年长日久,他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价值观日益扭曲,越来越脱离社会,直到有一天突然拿起枪制造出一场大规模枪击事件,人们才留意到他们的存在。越来越多的问题少年枪击案,是美国家庭危机的表现。家庭解体了,左派得到的不是妇女的解放,而是道德的滑坡和青少年暴力的增加。

  这些年来,那些骇人听闻的校园枪击案,凶手往往都是问题家庭产生的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年轻人。

  历史上,左派美丽的口号最能迷惑人心,左派的无知和短视制造了无穷的社会悲剧。

  看看“伟大社会”所造成的种种后果,对这个名称是多么大的讽刺啊!

  左派真的爱黑人吗?左派真的爱穷人吗?左派真的那么高尚吗?恐怕不是。左派口号叫得那么响亮,在精英阶层那么那么流行,知识分子,教授,年轻学生,他们争相比左,只不过是为了向别人显示自己有爱心、自己很善良,自己很正确,自己是个高尚的人,拥抱进步,拥抱先进文化。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往往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他们对黑人,对穷人,往往冷漠置之,他们从来不会去穷人的社区。

  虚伪是左派分子的一大特征,那些口号喊得漂亮的人,很值得怀疑。

  与左派针锋相对的右派也在走极端,钻进死胡同,戾气越来越重。

  右派是保守派,维护传统价值观,他们捍卫家庭和社区的价值,主张小政府,低税收,减少管制,主张市场经济,鼓励个人奋斗,强调自我负责,他们主张程序正义大于结果均等,不认为应该抹平人与人的差异,他们反对福利社会,反对“政治正确”,反对环保主义。总之,右派崇尚传统价值,捍卫传统秩序和传统生活方式。

  保守主义捍卫传统,但传统不一定都正确。右派在美国最大的麻烦在于,美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奴隶制时期,维护美国传统就必须撇清与种族主义的关系,右派是保守的,不强调少数族裔、性少数者的特殊,甚至认为所谓性少数是一种疾病,有些人话里话外把黑人、性少数者和罪恶联系在一起,这就难免与种族主义、性别歧视相关,再加上保守派没有左派那些看起来无比高尚纯洁、让人动容的漂亮口号和道德感召,在堕胎和控枪问题上的立场也越来越不受多数美国人的支持,右派在大城市、知识分子中日渐衰微,右派价值观是老土的,一堆老生常谈的道理,一点也不时尚,不酷,不进步,无法获得年轻人的普遍青睐。美国从小布什之后,历次总统大选,右派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在普选票上都会输掉上百万张。

  右派激烈地反对左派,有的人越过了界限,滑入种族主义和暴力的深渊,美国的一些极右翼分子的网站每天都在宣传暴力和仇恨。他们认为,美国这个移民国家,每年有大量的海外移民涌入,这些人是在侵略美国,美国现在需要一场暴力革命,一场流血斗争,扫除所有的这些少数族裔,重新恢复白人的正统地位,尤其是2020年的人口普查,美国白人(不包括拉美裔白人)占美国总人口的比例第一次低于50%,现在有超过一半人口都是少数族裔了,是亚洲裔,拉美裔,非洲裔,尤其是拉美裔近年来人口迅增。这些文化一元论、种族一元论的新纳粹分子非常不满,使用暴力手段驱逐乃至消灭他族的恐怖思想在他们的舆论阵地发酵,于是美国近些年发生了数起白人至上种族主义者制造的大规模枪击案。

  这帮蠢货忘记了,他们也不是这片土地的原住民,按照他们的逻辑,他们应该跪在印第安人面前,以死谢罪。

  这帮蠢货的行为恰好坐实了左派扣在右派头上的种族主义帽子,让双方的对立更加剑拔弩张,也让右派失去很多人心。

  反对非法移民,鼓励合法移民,是正确的。当一些右派滑向极端,不分青红皂白地反对移民,丑化移民,敌视移民,他们忘记了自己也是移民的后代,他们已经违背了美国的传统精神,增加了社会的仇恨和戾气,暴力事件也就随之发生。

  他们把性少数者的取向看成疾病,不能平等以对,宽容相待,他们的狭隘与仇富的极左分子不遑多让,狭隘容易产生歧视,歧视常常酿就仇恨,仇恨往往滋生暴力。

  极右翼热衷深层政府之类的阴谋论,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认知贫乏,逻辑感人,中毒太深之后就会做出极端行为。

  而右派主政的州,以德州和佛州为代表,不断地放松枪支管制的法律,不断的降低购买枪支的法定年龄。这次在德州小学里制造枪击案的白人男子拉莫斯,刚满18岁,刚刚成年,就到枪店购买了一把AR15步枪,然后就发动了这起骇人听闻的枪击事件。这样的枪击事件,在加州这样的左派州很难发生,因为加州法律禁止21岁以下的人购买步枪,没有枪店会冒着犯法的危险去挣这点钱,可是在德州这样的地方,枪支法律非常宽松,容易产生这样的枪支暴力事件。

  左派变得越来越左,右派变得越来越右,双方针锋相对的结果就是双方的政策都越来越极端,而这种极端化的斗争恰恰催生着极端行为和暴力事件。这几年去过美国,尤其是在美国大城市里呆过的人都有一种感觉,就是戾气很重,很多人都很容易情绪化,尤其是一谈论政治就撕裂的非常厉害,大家都很难平和、理智,很容易暴躁。整个社会的氛围在悄然发生一些变化,火药味的加重,让一些人的情绪都变得有些不稳定起来,因此美国一些街头上的、聚会上的激情枪击事件也开始增多,有人感慨美国人现在是怎么了,怎么这么容易暴躁,两个人在马路上开斗气车,发生了一点争执,跳下车来就拔枪对射,好暴躁啊,这其实是社会气氛的一种折射。

  右派捍卫的传统价值观,个人自由,能者胜出,市场经济,有限政府,低税收,少管制,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根本道理,是根基,但不能社会尽善尽美;左派抓住社会的不足和缺陷来发难,举着道义的大旗,妄图建立乌托邦。右派倾向改良,左派喜欢革命,改良是渐进的,时常停滞,不完美,左派不满意,革命小将们站起来打倒旧世界,他们自认为真理在握,往往充满攻击性,历史上,左派最容易滑入专制集权的深渊,那些最摄动人心的口号和激情每每将世人带入地狱般的灾难中,一片血海,一地鸡毛,而社会的每一次重生总是再次回归传统的结果。一个好的社会应当在原则上是保守主义的,在具体的事情上具体完善,而不是妄图建立扯淡的大同世界。

  左派和右派,本身并不是问题。左派扶助弱小,没有错;右派捍卫传统,那是社会繁荣富强的根本。问题在于极端化,偏离了中正的轨道,把事情做过度,才酿成危机。左派需要反省自己,认清人性,认清人类社会繁荣进步的根本道理,不要把平等错解为平均,不要本末倒置,伤害了社会发展的根基,更不要伪善、虚假;右派需要反省自己,在捍卫传统的同时,要看到传统的问题,传统常常有不够宽容、不够平等的一面,要在坚守传统的主要原则的同时改善传统,返本开新,让传统焕发更多活力。左派和右派都要变得更好,都需要拓展认知,需要清洗逻辑,需要自我反省的精神,需要智慧,需要胸襟。

  (未完待续)

  举报/反馈

搜索标签:

原文地址:https://www.txt666.com/jyrdxw/4811.html

早恋、厌学、叛逆孩子管教学校
24小时咨询热线
400-0700-590
在线招生报名
立即拨打热线

Copyright © 2014-2021 www.txt666.com 汉川市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学校招生对象:8-18周岁青春期存在孩子厌学、早恋、离家出走、亲情冷漠等行为习惯问题,常年面向全国招生
网站l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119号-8 PC端网站地图SITEMAP.XML 网站tags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