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的精神成长,需要高品位阅读的滋养。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经典专著的引领。为了努力营造书香校园,点燃教师们的阅读热情,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加强教师间的交流学习,让教师努力成为有书卷气的教师,成为学生阅读的引路人!2022年6月24日,宝塔区东关小学开展了“共沐书香 悦享阅读”阅读分享主题教研活动。
读书因分享而精彩,本次分享会上,11位教师的分享各具特色,让人耳目一新、如沐春风之感。分享内容涉猎广泛,有专业成长类书籍,有教育理论类书籍,有生活感悟,有工作心得等。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或幽默风趣,或欢快流畅地侃侃而谈,不时引得台下听众的共鸣。
马莉老师在罗树庚的《教师如何快速成长》一书中,深刻地感悟到:思想改变了,态度就会改变;态度改变了,行为就会改变;行为改变了,能力就会改变。有了能力我们就逐渐具备了“改变环境”的力量。
刘建华老师分享的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她感受到身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利用所任学科的特点,赏识那些后进或处于困境中的学生,赏识那些有缺陷的孩子,帮助他们树立自信。爱学生、赏识学生,让学生用同样善良,真诚之心去爱他们、爱集体、爱社会。
“眼界决定境界,方向决定方法。”黄彩琴老师分享的是《教育的智慧与真情》,她深深地感悟到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有高的眼界、正确的方向,才能引导我们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学生,不仅仅让学生有好的成绩,享受好的教育资源,更需要我们用真情和智慧教孩子们真正需要的东西。
爱生活,爱读书,爱教育,爱学生,王进老师分享的书籍是《教育是慢的艺术》。慢是人格的魅力和灵性,能发现和唤醒生命的潜能,激发生命的活力。作为一个教师,慢教育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工作。急功近利,往往与教育背道而驰。以“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我们在每个孩子心中撒下爱的种子,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去铺就孩子成长的道路。
寇翻莲老师分享了《书籍——人生的明灯》,让我们感悟到:好的老师就是教室里的奇迹,他们能让所有的孩子变成热爱学习的天使。希望从所有教室走出去的孩子们都能创造惊人的奇迹!
“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李水宁老师分享的是《做温暖的教育者》。做温暖的教育者是一种教育理想与情怀,也是新时期对教育一线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让我们一起努力,不遗弃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树立起成长的信心,让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收获,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精彩的童年。
刘霞老师分享的是龙应台的作品《孩子你慢慢来》,作为一个普通的母亲,龙应台用自己的笔记录了两个孩子的成长。从出生,到开始说话、识字、逐渐认识这个世界,书中有忍俊不禁的童真,有无法抑制的爱怜,也有母子的无奈和迷惑。它不是对传统母职的歌颂,它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也许正是这样的语言更显得真实,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李艳老师分享的是《美丽的教育》,让我们领悟到教育的真谛:老师爱学生,学生感到幸福,老师也会感到幸福,同样,老师也得到了学生最真挚的爱。这就是所有教师的幸福,这样的教育也是最为美丽的教育。
李飞老师分享的是《陶行知文集》,“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奉行的格言。 陶先生不仅热爱儿童,热爱青少年,而且热爱教育、热爱科学、热爱真理、热爱祖国人民、热爱全人类。 “爱”是陶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 爱心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没有爱心便没有教育教学活动。
苏美馨老师分享的是《追风筝的人》,身为教育者的我们,是否知道我们心中的风筝到底在什么地方,是否也要拥有一颗不断探索的心,积极地去寻找教育智慧,去抓住手中的风筝。为孩子们,千千万万遍,才能用更宽容、大度和博爱的心灵去教书育人。其实,每个人的手中都有一只风筝。我们一直在追逐着,义无反顾。
刘付丽老师分享的是《做最好的老师》,作为教育者,让我们用“心”爱孩子吧,让爱一路伴随他们成长。从而实现爱的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就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
在分享会上,杜芳艳副校长作了简练而深刻的总结,她说这次活动虽然简单,却十分有价值,虽然简短却十分高效。她希望全体教师要博览群书,多读书,读的更深入,从书中汲取养料,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通过读书让自己变得更加优雅,更加智慧,更有气质,更漂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我们以个人的阅读魅力来影响和带领学生爱上阅读,一起做快乐的读书人。
本次教师阅读分享会,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整体素质,打造了学习型的教师团队,增强教师的文化底蕴,拓宽教师的知识面,结合实践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让我们与书香为伴,与智慧同行,读好书、赏美文、享收获。在阅读中汲取优秀文学营养,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专业修养。
撰 稿|李 艳
审 核|杜芳艳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