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问题孩子教育十大排名
不良问题孩子教育十大排名
关于中考分流,现在成了让家长们无比焦虑的热议话题。有人描述,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中考比高考压力更大。
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每年公布的数据,从1990年开始,中国的普高录取率就在50%左右。从2016年开始,普高的录取率在增加,近几年维持在60%左右。
60%是全中国的平均数据。而在一些竞争激烈、生源庞大的考试大区,普职升学率五五开,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通过中考分流,大概有一半的学生不能升入普通高中,连高考的机会都没有了。这让许多家长无法接受。高学历父母担忧自己的孩子未来的学历、职业、收入都不如自己,没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没有跳跃龙门,实现阶层跨越的机会了。
于是,在焦虑驱使下家长们鸡娃的干劲更足了,殊不知,这样做常常适得其反,十四五岁的孩子正值叛逆期,如果孩子不愿意啃书本,或不想上那些差的高中,而家长依旧怀揣“望子成龙梦”,孩子与家长的矛盾必然激化,不仅家无宁日,甚至会导致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大家都得面对这样的现实:一半的学生将被分流上职业学校,社会也急需有实用专业技能、受到培训的各行业人才。
如果孩子的学习欲望、学习能力并不强,家长即使强推硬压也只能上本地区最差的高中,未来高考前景也不乐观。与其这样,不如现实地为孩子寻找一条适合的职业路线。
我认识一位朋友,老家在东北农村,通过学习改变命运,毕业后在二线城市安家,现有三处房产,两辆车,虽然比不上中产,也算是过上了小康生活。中考过后,我向她了解孩子的考试情况,她说:“估计考不上高中,最大的可能是上职校,孩子喜欢学汽车维修。” 我十分意外,脱口而出:“这工作在美国可要挣大钱了。”的确如此,我认识几位在美的华人朋友,他们干汽车修理的工作,薪水比一些办公室的白领还要高呢。
这位朋友笑着说:“如果不读高中,家里可以省下大笔的补习费用,孩子学点实用的技术,将来在本地找工作也容易,不用像我们当年那样背井离乡去外地打拼了。”
这位朋友看问题很通透,自家孩子学习成绩不突出,但是动手能力特别强,非常适合学习技术,进入职校,等于是提前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不必一定要挤那千军万马的独木桥。
我还认识几位家长,他们家庭条件都不错,有能力给孩子补习,但是他们都意识到“孩子不是读书那块料”。于是,坦然接受孩子要上职高的选择,其中一个女孩上幼师,一个男孩学护理。
2021年中考,教育部将中职教育和普通高中的招生比例调整到5:5,这是国家教育战略上的调整,一个社会不只需要高学历的人才,也需要大量技术性的人才。现在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同时有也有企业招不到技术工人,如今初中毕业进入职业学校接受培训的学生,会成为未来的工匠和技师,弥补技工短缺的问题。
当然,学生进入职业学校也会面临一些问题,有的家长认为职业学校的文凭社会认可度低,就业竞争力不够。不过在终身学习的时代里,文凭不一定重要,拥有学习的能力才是最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