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学校怎么收费
封闭学校怎么收费
很多妈妈或许都对下面的一些场景比较熟悉:
上课不专心听讲,总是东张西望;做作业或考试,丢三落四、粗心大意,注意不到细节要求;对孩子说话,他神游天外;问孩子个问题,经常是“一问三不知”;要求孩子做某件事,他却被另一件事吸引;做事慢慢吞吞、拖拖拉拉,甚至是做到一半就算“完成”了……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他注意力不集中。
面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一些妈妈有时就会大吼一声,试图以此拉回他的注意力,可遗憾的是,这一声吼叫可能也就只能有几分钟的效果,孩子会在被吼叫的一瞬间赶紧集中注意力,可过不了多久,他就又故态复萌了……
的确,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虽然学校老师也在努力纠正孩子的这一问题,但却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很多时候,还需要父母在家中对孩子进行注意力的培养与提升。
提到注意力,古今中外都有很多相关的论述。
如中国传统经典《中庸》中就提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观点,要达成这样的做学问的目标,非注意力高度集中不可为。《朱子读书法》与《弟子规》中都提到了读书需要“心、眼、口”集中于一处的“三到”原则,其实说的就是集中注意力的问题。而《增广贤文》上这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说的更是集中注意力一门心思读书做学问。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曾说:“注意力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 而法国著名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也说:“天才,就是不断地注意。”
可见,从古至今,从中到西,圣贤、学者都十分强调注意力的重要性,注意力不好,学问就很难做好。所以说,注意力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
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切信息与智慧,都是通过注意力才获得的。作为大脑进行感知、思维、记忆、逻辑判断等所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注意力是一切认识的基础。
事实上,对任何人来说,注意力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无不具备专注的好品质。如果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不专注的话,那他们也不会取得成功。
而对于孩子来说,注意力也是极其重要的。注意力是他成长道路上绝对不能被忽略的一项能力。因为他学习时需要注意力,否则他的大脑也许就无法接收并记忆知识;他玩耍时也需要注意力,否则他将体会不到玩耍的乐趣;他在与人交往时也需要注意力,只有这样他才能与他人建立起最基本的联系……可见,良好的注意力之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作用——帮他打开心灵的窗户,使他更深入、更广泛地认知这个伟大世界上的一切人事物。
遗憾的是,今天很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专注。当然,学习成绩也由此变差,做事效率也由此变低,使得很多父母忧心不已,所以也就有了前文所述的“孩子注意不集中怎么办”这一问题的提出。
有关研究表明,只有打开孩子的注意力之门,才能真正挖掘出孩子的潜能。不过,孩子的注意力发展也并不是单独的一个心理过程。注意力发展是感觉、直觉、记忆、思维等一系列心理过程的一个共同特征。注意力具体可被分为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孩子注意力的发展特点,就是最初是无意注意,然后就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直到最终主要使用有意注意来认识世界。当然,这就有点专业了,但适度专业的知识还是需要父母能够尽早了解的,如此才会更有方法、有信心来高效解决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这一问题。
说了这么多,终归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如果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我们该怎么办?答案就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妈妈怎么办?——培养孩子专注力的66个细节》中。本书从“注意力是孩子心灵的窗户、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与危害、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给孩子创造利于专注的环境、全面提升孩子的生活品质、利用孩子的兴趣提升注意力、重视调适孩子的不良情绪、教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对孩子进行注意力训练”等9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并给出了改变这种情形的有效方法。
最后,衷心希望每一位妈妈都能轻松愉快地教育孩子,做最好的妈妈;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集中注意力,健康成长,快乐成才。
鲁鹏程,家庭教育专家,著有家庭教育畅销书《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系列、《学好弟子规 教出好孩子》《孩子优秀是教出来的》《好妈妈不吼不叫给孩子立规矩》《3岁叛逆期,妈妈怎么办》《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妈妈怎么办》等。图片来自网络。